首页
 
潜怀简史
 
新闻法讯
 
寺院掠影
 
圣贤文化
 
随喜功德
 
有缘信箱
网站首页】【企业邮箱
     
 
     
 
   普渡禅寺历史悠久,是潜怀两县的古迹庙宇。
   明朝永乐年间,人们为祈求五谷丰登,人寿财旺,即在罗丝凸下建一座“土地庙”。嘉庆年间改为普渡庵。民国九年,潜山县志记载:“大土地庙”,在玉照乡曰“普渡庵”,距城十五里,洙流河东,民国丁巳里人复建前殿合祀关岳西来禅师姓檀望江人,有慧根长斋绣佛,修道于“大土地庙”,道光末年圆寂到今,面目如生人,咸呼为活佛,并颜其座曰“真身宝殿”。
     
   普渡复兴古刹重辉,解放初破迷信高潮中,古迹被摧毁。1993年党和国家正确贯彻执行宗教政策,广大佛教徒闻风而动,纷纷要求古刹重辉,自发组织 大力乐捐。当时有凌庆高、黄世道等人组织筹建委员会,建成“大雄宝殿”。
 
 
   
 
 
 
『 禅修 』——禅的最高境界
 

   “禅”的最高境界就是不“著相”。所谓不著相就是看空世间一切事物实体,凡是著相的人很难进入“禅”的最高境界。

 
  禅宗的初祖达摩禅师来到中国时,曾与梁武帝有一段发人深省的对话。
 
  梁武帝是一个信佛虔诚的皇帝。他见到达摩禅师时,问道:“我登临帝位以来建了不少庙,印了不少经,供养了许多僧尼,是否有大功德?”
 
  达摩回答说:“没有。”
 
  梁武帝感到很奇怪地问道:“为什么呢?”
 
  达摩说:“因为你所做的只是追求世俗的小果报而已,说不上真功德。”
 
  梁武帝又问:“那么,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功德呢?”
 
  达摩回答说:“真功德是圆融纯净的智慧,它的本体是空寂的,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得到它。”
 
  梁武帝听后大为不悦。
 
  达摩发现梁武帝离真正佛理还很远、且与梁武帝没有缘分,就前往北魏嵩山少林寺去了,并最终开创了中土禅宗。在我们周围处处都有“相”,人们执着于它,追求于它,陷溺于“相”中,无法自拔!《金刚经》云:“菩萨无住相布施,福德亦如是,不可思量。”一个索要布施回报的人与没有布施的人是没有本质差别,仍然在生死当中,有时甚至是造业,因为他更加执着于“相”,更加地希望回报,也更加地贪婪。  
 
  白居易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“为当梦是浮生事?为复浮生是梦中?”人生如梦。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勾心斗角,尔虞我诈,令人好不疲惫。惟有远离是非、自我洒脱才能脱离苦海。对于悟者而言,梦就是生活的镜子,告诉你所执着的东西都是虚空,世上的一切不能永远挂在你的心头,能在心中常驻的惟有心识、佛性而已。人生当真是:“来时无迹又无踪,去与来时事一同。何须更问浮生事,只此浮生是梦中!”
 
  人生之“相”万千亿种,人之“欲”亦万千亿种。疲于欲中的人们忙忙碌碌,劳费精神,若有一点不顺,就会心神不宁,思虑重重。但人生之意义并不尽在于此。须知“相”本为空,追寻一辈子的东西,到死那一天也不会陪伴你去另一个世界。人生苦短,何不潇潇洒洒、快快乐乐地度过。所谓“尘网依依三十春”怎及得上“心头无事一床宽”。
 
  宋朝一诗云:“流水下山非有意,片云归洞本无心。人生应得如云水,铁树开花遍界春。”人都应遵循自己的本性,如云水一样自然,去掉非分之念,忘却世俗之扰,顺应自己的佛性,那人生就再也不会有悲伤、嫉妒、苦恼、不平,更多的是和谐与美好。这样的世界才是和平和清静的。
 
  生命!我们既要好好把握,又不要过分地执着,贵在用大智慧看破欲望带来的苦恼,也贵在不被“相”所羁绊。让自己的心契入天地至理,顺应自然,笑傲人生,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。正所谓“万事无如退步人,孤云野鹤自由身。松风十里时来往,笑揖峰头月一轮”。
 
  人生!当如“扫相破执”,寻回自己,“明心见性”,纯净自然。
 
·发布时间:2011/12/26 ·访问人数:2415
 
上一条:放生,就是给心一条出路
下一条:最正确的打坐法之一
 
   
 
 
     
 
主持僧释廣大
主持简介
日常法务
年度大型法会
 
历届主持
 
高僧留痕
 
 
 
 
 
返回首页 | 寺院琼影 | 有缘信箱 | 潜怀概况
Copyright by 潜怀普渡禅寺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炫乐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后台管理